
今年以来,泉港区以开展“建言‘十五五’规划委员话良策”“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三项活动为契机,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讲好政协为民履职故事。
“线上+线下”
规划建议共绘发展蓝图
“建议重点构建‘一体化’产业生态集群,打通电子化学品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议规划发展废塑料循环化学产业……”“建议以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为抓手提振内需,加大‘微银族’新型消费业态培育……”
“我为泉港‘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自今年4月起开展。该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通过微信公众号、建言小程序、邮箱等渠道积极参与,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专业领域,深入调查研究,为编制“十五五”规划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聚焦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新兴业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城乡融合样板区建设等关键领域,我们还举办‘DeepSeek大模型赋能数字化转型’首期委员讲堂,邀请智库专家精准建言,构建‘委员+智库+社会公众’立体网络。”泉港区政协秘书长陈惠旺说。
据悉,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征集涵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各方面意见建议27条,提炼年度调研协商课题,精选出高质量材料8篇,助力该区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线上征集拓渠道,线下走访听民意。为进一步提高建言参与覆盖面,该区结合“委员走一线”活动,组织委员带着规划课题走进乡村、社区、企业一线,通过实地视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收集中医药体系建设、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涉及民生相关建议,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委员微沙龙’‘双向协商会’等形式,邀请相关部门、委员和群众在协商中思想碰撞,进一步形成建言成果,一同为‘十五五’规划探路寻方。”陈惠旺介绍说。
“热度+温度”
同题共答助力营商创优
“多亏解纷室委员为我们双方不断说和调解,我们两家企业关系才没有恶化,反而找到了长远合作、互利共赢之路。”泉港石化甲公司负责人由衷感慨道。
日前,该企业与合作多年的乙公司,因乙公司拖欠货款1024万余元走上法庭。在石化行业委员履职解纷室委员与区法院法官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委员还顺便介入为我们企业调解劳动争议、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两起纠纷,真是帮我们企业‘解决一个案子、摆平一串麻烦’,让我们节约诉讼成本超20万元。”泉港石化甲公司负责人连连感谢道。
调处涉企纠纷,护航营商环境。此类委员解纷止争彰显法治温度的案例,在石化行业委员履职解纷室并不少见。
2023年4月,泉港区政协联合泉港法院、石化园区管委会等单位联合共建解纷室,建立“政协+法院”联动机制,18名政协委员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泉港企业解决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提示风险,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为辖区企业成功调解纠纷53起。
“我们还发挥石化行业委员履职解纷室的联动优势,筹备设立劳动争议委员履职解纷室,创新‘行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累计化解企业民商事案件49件,平均调解周期缩短30%。”泉港区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王明通说。
发挥委员优势,彰显营商热度。今年以来,该区政协委员还深度参与区文旅产业指挥部招商引资、项目策划等工作,宣传泉港“寿乡泉马”赛事活动,开展海盐健康文化专题调研并形成专报提出建议,策划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议政性协商活动,为泉港建设“1+1+N”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响“办事不求人,服务在身边”营商品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决策参考。
“愿景+钱景”
开拓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从农村建筑工匠管理系统开发到培育3000名农村建筑工匠,从开设青年夜校到培养本土青年直播队伍,从开设在校大学生“YOUNG葱计划”到开发泉港数字博物馆……区政协委员柯龙俊带领的“青年乡村振兴服务团”,正为泉港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该团队拥有集设计、策划、新媒体等为一体的专业人才,高效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如今,柯龙俊带领团队累计推动辖区乡镇、企业与人才达成合作80余项。看着村里新盖的民宿、热闹的直播间,他说:“政协委员的价值,就体现在乡亲们致富的笑脸上。”
一位委员就是一面旗帜。近日,在该区“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委员微沙龙活动中,柯龙俊还代表优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田里村委会、绿优农业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助力搭建“富民兴村”平台。
“为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我们在后龙镇、涂岭镇、界山镇、南埔镇设立4个‘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共入驻政协委员62名。按照规划,力争于2026年前实现各镇(街)实践基地全覆盖,持续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能。”泉港区政协经济科技环保委主任林加贵说。
委员足迹延伸田间地头,政协履职惠及千家万户。聚力乡村振兴,该区还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为乡村“献一策、牵一线、解难题、送温暖”专项行动,先后走进前欧村、田里村、柳厝村、鸢峰村、锦福社区等村(居),实地了解村级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从村庄空间规划、农文旅商融合、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金点子”3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