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丝核心节点,拥有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中医非遗资源,历史上中医药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播东南亚。泉州是著名的侨乡,950万泉籍华侨华人遍布全球,其中90%聚居在“海丝”沿线,港澳台同胞更是超过85万人,位居全国重点侨乡之首,这是泉州中医药国际化的独特优势。深化推动泉州中医药高质量“走出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李强总理提出的“通过‘东方第一大港’,讲好中国故事”,以及省委、市委部署,推进新时代中国健康与文明交流的生动实践。
自1991年以来,“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 14 届,影响力覆盖东南亚12国及欧美多国。2016年,该研讨会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卫生合作重点项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平台价值日益凸显。我市可以此为载体,将其打造为泉州中医药“走出去”最直接、最有力、最具特色的国际交流旗舰平台。建议如下:
一、提升“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能级。第十五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7-20 日举办,目前已邀请到10国及台港澳地区的175名嘉宾参会,其中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嘉宾占比达 62%,主题聚焦“海丝扬帆,守正创新 --中医药走向世界新征程”。高规格、高水平、有特色地办好本届研讨会,并以此为引擎系统推进泉州中医药国际化布局,是落实各级关于讲好“东方第一大港故事”部署的有力抓手。一是强化主旨引领,将“讲好‘东方第一大港’故事”作为会议核心,增设“海丝中医-东方大港新传承”特色议题,凸显海丝文化与中医传承的紧密联系。二是升级规格,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交部、文旅部为指导单位,邀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提升会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三是拓展参与面,深耕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同时延伸邀请中东欧、非洲国家的机构、医师及媒体,重点邀约海外侨领和华人中医团体,充分发挥“以侨为桥”的优势。四是丰富活动形式,增设“海丝中医名家讲坛”,邀请国际中医大家分享经验;开展泉州非遗技法体验活动,如正骨、闽南青草药、南少林养生功等;打造“宋元海丝”数字文化展,通过 VR\AR 重现古港药材贸易、德化白瓷药具等场景;配套“名医泉州行”惠民义诊,扩大研讨会的社会影响力。
二、积极构建中医药“走出去”的长效机制。202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海丝中医药中心,借助泉州非遗城市的影响力,以及泉州深厚的中医药底蕴和学术资源,建设中医药国际培训中心。建议泉州结合研讨会举办契机,着力构建中医药“走出去”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泉州中医国际化。一是建设海外中医药中心,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官方机构签署协议,设立首批“泉州海丝中医药中心”。其功能定位为提供临床服务(特色专科)、开展教育培训(师承、短期培训)、促进文化交流(讲座、展览)以及提供药材贸易咨询。运作模式采用政府引导、院校、医院主办、侨团协作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泉州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当地机构共建。二是实施“海丝中医使者”计划,推动双向人才流动,派遣泉州特色技法专家赴海外驻点,同时设立奖学金吸引东南亚医师来泉进修,培养海外中医药骨干。此外,进行标准化输出,编纂多语种《泉州特色中医技法读本》,推动“留氏针灸”“泉州正骨”等疗法的海外认证,让泉州中医技法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认可。三是深化侨力赋能,在第十五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举办期间,专设“侨界中医药传承发展论坛”,凝聚侨智。支持海外泉籍侨团参与中医药中心建设和中医药贸易,发挥他们“民间大使”的作用,助力泉州中医走向世界。
三、促进产业文化融合,讲好“可感知”的中医药故事。一是推动“道地药材+文旅”融合,组织海外嘉宾考察安溪铁观音(药用)、永春老醋(药食同源)、德化中草药基地等,设计“泉州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之旅”精品线路,纳入泉州“海丝”旅游体系。二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贸易,依托海外中心及合作网络,探索提供远程中医诊疗、定制化健康管理(膏方、药膳)服务,吸引海外民众来泉接受特色中医康养。三是打造“泉州中医药”国际品牌矩阵,整合赛霉安、灵源万应茶等老字号资源,在海外(尤其东南亚)统一推广“泉州中医”品牌,突出“海丝”渊源与独特疗效;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药制剂、健康产品利用泉州市场采购贸易便利政策开拓国际市场。
四、强化保障,确保国际化交流落地见效。打造一个服务“海丝”中医文化国际交流的旗舰平台,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泉州国际影响力与软实力,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独特的“泉州智慧”与“泉州方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级专项工作组,统筹研讨会及后续“走出去”计划。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市级切块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升级版的研讨会经费;设立泉州市中医药海外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海外中心建设、人才派遣、教材开发、品牌推广。三是推动部门协同,建议卫健委主抓学术医疗,文旅局深挖文化内涵与旅游融合,商务局拓展贸易渠道,外办侨联提供外联侨务支持,宣传部门负责境内外传播,形成国际化合力。
(作者系泉州市政协常委,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