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大家谈】委员沙龙发言摘登 | 徐晞: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9-08 11:19 浏览量:

民营经济是泉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十五五期间,泉州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算力中心为、以数据要素为、以改革创新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加力布局新兴产业,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建强算力 + 数据双底座,为民营经济装上数字引擎 

筑牢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以算力中心+产业数据中台为抓手,打造泉州独特的数字优势。一是布局区域级智能算力中心。依托沿海绿电资源,建设泉州绿色智算港,重点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同时,联合安踏、九牧等龙头民企共建行业算力分中心,实现算力按需分配、成本共担共享二是构建产业数据要素市场。针对泉州纺织、鞋业等产业集群优势,借鉴杭州数据交易所经验,建设泉州制造数据银行,推动企业数据合规流通。三是实施数字普惠工程。建议推出三个一服务包:一套轻量化工业软件(免费供1000家企业使用)、一名数字辅导员(从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或高校院所选聘200名专家)、一笔转型补贴(最高50万元)。 

二、重塑数字化产业生态,推动民营经济老树发新芽、新树扎深根 

作为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双试点城市,泉州应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试点突破全域深化跃升。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全覆盖。龙头企业标杆引领,实施灯塔工厂培育计划,支持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孪生工厂;中小企业轻量化转型,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数字转型服务包,开发行业通用解决方案;产业链协同转型,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链数字大脑,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通过产业纽带、聚集孵化、上下游配套、开放应用场景和技术扩散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培育数字 + 实体特色新兴产业。结合泉州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元宇宙应用三大赛道,规划10平方公里数字产业走廊,给予入驻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布局未来产业泉州赛道不盲目跟风,聚焦有基础、能突破的领域:在柔性电子领域,利用泉州纺织产业优势,研发可穿戴智能面料;在低碳技术领域,开发陶瓷窑炉余热回收数字系统。建立未来产业孵化基金,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新,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未来产业投融资体系。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高地 

  要让数字化转型跑得更快,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数字革命实施审批极简改革,推广承诺即开工,缩短审批时限,加速优质项目落地投产;强化智慧政务大脑,实现更多服务刷脸办”“跨省通办;创新监管沙盒机制,对数字经济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二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在土地方面,推行工业上楼”+“弹性出让;在融资方面,推广数字贷,基于企业用电、物流数据授信,有效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在人才方面,建立民营企业人才池,与大院大所共建数字工匠培养基地,精准输送技能人才,对引进的数字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政企互动,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工业企业挂钩服务机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政企互动周会等活动。在重大政策制定中实行企业家参与制,科学采纳企业建议,有效提高政策精准度。建立涉企政策评估机制,及时废止不合理的政策文件,推动合理施策、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