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阶段。一段时间来,市工商联积极发挥职能和优势,开展调研座谈、网络建言等活动,积极收集广大泉商泉企关于“十五五”规划的意见建议,为我市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参考。比如: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清流建议加强对民企出海的指导服务,搭建海外服务平台,提供市场信息、法规咨询等服务。比如: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钗建议以消费驱动破解创新短板,加快食药同源等功能性、大健康产品研发。又比如:副主席、达利食品集团副总裁许阳阳建议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发展。此外,还有许多泉商反映比较集中的,关于泉商文化和泉商精神传承发展的问题。
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商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当前对泉商历史文化的系统性研究还存在短板:比如研究碎片化,泉州工商史料、侨批档案等珍贵史料散落民间,尚未建立完整的档案体系。虽已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但对泉商群体的专项研究不足申遗内容的20%,历史叙事缺乏主体性。又比如载体缺失,全市尚无专门展示泉商历史的博物馆,等等。为此,加强泉商历史文化研究,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列为文化强市标志性项目,既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也是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深耕有温度、国际范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泉商历史文化研究体系。设立专项工程将“泉商历史文化研究”列为十五五文化专项规划重点任务,配套市级财政资金,设立由市社科联、市委统战部、方志办、工商联、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参与的课题组。
二是加强泉商历史文化载体建设。推进建设泉商历史博物馆,可以活用市区旧的华侨历史博物馆(海交馆)或者在东海总部新区开辟新址,用数年时间打造泉商历史博物馆,全面展示泉商的发展历程、商业成就、文化特色等。在泉州古城或其他合适的区域,打造泉商文化主题街区,营造浓厚的泉商文化氛围。
三是启动泉商志编撰或口述史编撰工程。可以学习借鉴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政协办公室等联合编撰出版的《初心如磐:南京原工商业者口述史》,通过采访泉州市原工商业者及其后代子女、老字号传承人等的口述史料,再现历史、弘扬传统、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