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建议我市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推进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一、提升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实力。持续引建高水平科创平台,如可在南翼高新区谋划建设研发创新园,整合技术研发、中试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功能。加快建设产业中试平台,聚焦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等细分领域,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提供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工艺优化等专业化服务。激活高校创新策源功能,探索设立新材料创新学部,建立“企业需求库—高校选题池”双向对接平台,共建创新联盟、实验室、研究院等联合体,强化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陶瓷、先进金属与复合材料、石墨烯、海洋与医疗健康产业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
二、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建设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建设泉港和泉惠石化、晋江高端面料、国际鞋纺城、半导体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吸引链主企业入驻并牵引配套企业嵌入,形成“基础研发-中试放大-量产应用”的垂直链条。实施链主企业培育工程,制定“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三安半导体、中仑新材、华清电子等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重点培育特定材料、特定工艺的“配套专家”和“单打冠军”。
三、发挥科技金融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落实7部门于5月份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比如金融机构加快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产品,积极参与产业基金的设立和投资,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跨境金融等服务;引导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帮助企业应对风险,提供全周期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此外,探索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生态圈。